△华尔兹(资料图) 当地时间2月21日杠杆率过高是什么意思,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在美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(CPAC)上表示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2024...
智通财经APP讯,沈阳公用发展股份(00747)发布公告,于2025年2月28日,买方深圳市万紫酒店公寓管理有限公司(公司的一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)与卖方北京九周...
收益高的配资平台 4月15日晚间,华信新材(300717)(300717.SZ)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。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3.19亿元,与去年同期持平;归母...
9月27日至29日,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海口召开,本次大会以“低碳转型与全球合作”为主题。会上,来自政策和产业端的大咖们透露不少关键信息。奔驰、宝马...
本站消息股票配资网站开发,2月28日春23转债收盘下跌1.75%,报138.3元/张,成交额6855.79万元,转股溢价率14.42%。 资料显示,春23转债信...
任何东西好像搭上了“华为”股票去杠杆,似乎就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。 比如曾经的东风小康,在与华为合作后,摇身一变成为新能源市场的“黑马”赛力斯,一度销量节节攀升; 再比如,拓维信息牵手华为,共同深耕人工智能领域,没多久就接连斩获了大额订单。 但奇怪的是,同样是汽车领域的合作,这样的“魔法”似乎在享界身上失灵了。 因为整个2024年,享界总共就交付了 7494 辆——距离预计的6万目标,可谓相去甚远。 这让人不禁好奇,同样是依靠华为赋能: 为什么华为救得了赛力斯,却带不动享界? 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! 提到这个问题,很多可能会认为——还不是车价太贵了! 但凡定价便宜一些,肯定不是这个结果。 听着或许有道理,但享界 S9的“平价版”智界 S7该便宜了吧,为什么没能挽回销量呢? 要知道,这个车的定价还算实惠,基本在22.98-31.98万之间,差不多和小米 su7相当。 结果呢,“一剑磨3次”,还是没能改变销量下跌的命运。 而且,从整个2024年的销售情况来看,最多的一个月也就卖了7397辆,然后就撑不住了。 到了12月,更是惨淡到 1833辆… 就这个情况,别说赶上小米 su7了,就连小鹏P7+都比不上。 由此可见,真正的问题并不在车价。 在我看来,之所以享界很难带动,是因为产品的定位不够明确。 什么意思的呢? 简单来说,问界的成功得益于“摸着理想过河”——抓住了理想开辟的增程式赛道,明确了自己的目标用户和产品策略。 可到了享界这边,却出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:它不知道该“摸谁过河”了。 倒不是技术上有问题,而是如何打造一款消费者真正需要的“高端纯电行政轿车”,根本没有成功的参考对象。 你说学bba吧,人家是燃油车起家的,有品牌积累和豪华车历史做背书,这条路学不了; 而且,bba自己的纯电车型,销量也不怎么出彩。 你说学小米SU7吧,人家主打运动轿跑,跟享界的定位完全是两码事,也学不来; 至于照搬问界的方向,车型定位不同,更是无从谈起。 说到底,北汽也好,华为也罢,并没有什么成功打造“高端电车产品”的经验。 一旦没有可供参考的成功对象,就很难搞了——这在某种程度上,直接导致了享界的“滑铁卢”。 当然,抛开这点不谈,消费者也很迷茫了。 因为现在挂着华为招牌的车实在太多了——问界、享界、智界、阿维塔……品牌一个接一个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 就这么多的汽车品牌,消费者肯定不能每个都买单吧! 说白了,我可以因为“认可华为”而选择问界。 但如果所有与华为合作的车,都要被视为“华为的车”,那显然是不现实的。 即便心中不语,肯定还有嫡庶之分——这直接造成了合作车企之间的销量差异。 拿问界来说,作为华为合作最早的品牌,华为站台的次数最多,消费者的认可度也最高,很多人都会觉得它是“嫡子”; 至于什么尊界、享界、智界就不太认可了,因为“孩子太多了”,只会记住最重要那个。 此外,纯电车的门槛,其实也比增程车高多了。 说到底,买增程车的消费者可以不在意电耗。 哪怕用油稍微费点儿,续航表现一般,只要总体体验还过得去,很多人就能接受。 但纯电车完全不同。 不仅要看百公里电耗的数字,还要仔细琢磨快充速度、能量回收效率这些细节。 此外,还要考虑充电方便不方便、续航里程够不够高——这都会直接决定这款车“值不值”。 更别提纯电车还要考虑空间大小,智能配置是否够用,以及用料和做工的细节。 只要其中一个方面拉了胯,都会成为消费者弃购的理由。 这种情况下,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足够优秀,才能打动挑剔的消费者。 而享界S9的问题就在这里:它想打“高端纯电行政轿车”的牌,却在“纯电”和“高端”这两点上,始终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优势。 对于一个消费者敏感点满满的市场来说,无疑会出现这样的结果。 总的来看,享界的故事或许只是个开始。 随着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,“华为赋能”的红利还能持续多久? 赛力斯能否守住阵地,享界还有没有翻身的可能? 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。 但可以肯定的是股票去杠杆,未来消费者只会越来越挑剔,而市场只会留给那些真正有实力的玩家,不是吗? |